律师文集

您的位置:主页 > 法治新闻 >

当心!微信抢红包的五个陷阱

作者:即墨律师时间:2016-03-06 21:48 来源:www.yuncelawyer.com

    新华社南京3月6日专电(记者王珏玢)用微信发红包、抢红包已经成为时下非常流行的互送祝福方式,但一些不法分子也借此设下陷阱,让不少网友蒙受损失。江苏无锡警方梳理5类微信红包陷阱,提醒广大网友在抢红包时提高警惕,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切莫因贪小便宜上当受骗。即墨律师 即墨刑事辩护律师 即墨离婚律师 即墨律师事务所 青岛城阳律师 城阳区律师 城阳刑事辩护律师 城阳离婚律师 城阳律师事务所。

    一是“抢红包套信息”。微信抢红包,一般直接点击就能领取,红包金额自动存入微信钱包,不需要填写个人信息。而有的红包点开后要求输入手机号码,有些甚至要求输入银行卡卡号,这类红包不要点开,很可能存在诈骗。

    二是“合体抢红包骗局”。一些商家开展“合体抢红包”活动,要求参与者抢得一定金额的红包后,要邀请更多好友“合体”,才能抢到金额更高的红包。据分析,这类活动多是商家为“吸粉”而借红包样式进行的营销推广活动,最终真能提现的概率不大,一些人甚至以此欺骗消费者,最后要求网友输入手机号码、支付宝账号等信息,不少人参与之后,个人信息即被盗取。

    三是“AA红包”。在微信红包中,有一种“AA收款”功能。骗子对该功能进行伪装,在收款留言处,把“AA收款”写成“送钱”,然后向微信群发送。不少急于抢红包的网友以为这是“送钱”红包,一旦点开就上了当,反而把钱“送”给了骗子。

    四是“红包插件藏木马”。为增加抢红包的命中率,许多网友喜欢安装插件。警方提醒,现在已出现不少骗子借机在红包插件上捆绑恶意软件、木马病毒的案例,网友应注意防范,提防个人信息被盗窃。

    五是强制要求“退群给红包”。一些不法分子先拉人入“红包群”,再发各种垃圾信息逼人退群,并规定退群就得发红包。这些微信群有些还绑定了病毒,让用户不好退出、无法屏蔽,用户执意不给红包,就发各种骚扰信息。

 

即墨市律师山东运策律师事务所主要从事:青岛城阳区律师、城阳离婚律师、城阳刑事辩护律师、即墨离婚律师、即墨刑事辩护律师等服务。运策律师事务所真诚为城阳区、即墨市两地百姓提供律师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