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文集

您的位置:主页 > 法治新闻 >

间谍器具伪装为平常用品进行出售

作者:即墨律师时间:2015-05-29 11:59 来源:www.yuncelawyer.com
车钥匙,一次性打火机,如果没有“明眼人”指点,这些东西恐怕很难与“间谍器材”联系起来,而这些经过巧妙伪装的窃听窃照设备,曾经就堂而皇之地摆在北京中关村等电子市场一些商户的柜台里。而记者调查发现,在互联网上销售类似器材的行为也并不鲜见,电影“窃听风云”里的场面也许正在你我身边上演。
 
现在的窃听窃照设备大多采用无线传输技术,无线传输距离能达到几百米,安装简单便捷。我在电源开关、空调、电话机、首饰包装盒里都发现过这些设备。即墨市律师山东运策律师事务所主要从事:青岛城阳区律师、城阳离婚律师、城阳刑事辩护律师、即墨离婚律师、即墨刑事辩护律师等服务。即使装在你的皮包拉链上你都发现不了。”兰先生的话让记者震惊,曾经遇到过隐蔽性最强的针孔摄像头,眼睛离摄像头只有20厘米几乎都看不出来,必须借助专用工具才能确定。
 
经过大量侦查,北京警方出动160余名警力,和亦庄经济开发区同时行动,查获涉嫌销售窃听窃照器材的公司28家,抓获犯罪嫌疑人53名,扣押相关器材26类3600余件。经国家安全部门鉴定,这些器材均具备伪装、隐蔽窃听窃照功能,属窃听窃照专用器材。
 

 
也有一些企业利用这些设备窃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从而进行不正当竞争。使用窃听窃照设备获取隐私进而实施敲诈勒索的案件也是屡见不鲜。3名干部使用窃听设备和针孔摄像机,对县委书记进行了长达7个月的偷拍,并以此要挟县委书记,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
 
这家网站销售的窃听窃照设备,有的被伪装成挂衣钩和一次性打火机,还有的被伪装成纽扣、U盘、钟表、鼠标等,价格在100元至2000元。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谜底”,仅凭肉眼观察,很难辨认出这些经过巧妙伪装的窃听窃照设备。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及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陈卫东介绍说,根据新刑诉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法律对非法窃听、偷拍行为规定了惩罚措施,但近年来因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和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受到刑事处罚的案例并不多见。
 
但在商品简介中,这种“车钥匙”却有着“DV、录音笔三体合一”的功能,即墨市律师山东运策律师事务所主要从事:青岛城阳区律师、城阳离婚律师、城阳刑事辩护律师、即墨离婚律师、即墨刑事辩护律师等服务。“拍照具有防抖功能设计,一点不亚于专业相机。高清DV处理芯片,让您在不稳定的环境下依然能使摄像画面非常清晰、效果流畅。”这样一款伪装极其巧妙的窃听窃照设备。
 
虽然法律对生产、销售、使用窃听窃照器材的行为进行了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模糊地带,此外,对生产者和市场的监管也存在一些漏洞。这些原因导致了“间谍工具”久打不绝。遏制“间谍工具”泛滥的局面,一方面要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削减窃听、偷拍取得证据的证据效力,加大对相关行为的处罚力度。相关的法律条文应当更具有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更加有序的社会环境。

即墨市律师山东运策律师事务所主要从事:青岛城阳区律师、城阳离婚律师、城阳刑事辩护律师、即墨离婚律师、即墨刑事辩护律师等服务。运策律师事务所真诚为城阳区、即墨市两地百姓提供律师咨询服务。